82/100 停止討好

🦭 為了不感到孤獨,你做了那麼多,完全不像你的事。
— 理查德•布勞提根
討好型的人就是過度在意他人的反應,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讚賞,為此不惜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關照別人。大部分精力圍繞著別人轉,把別人的需求當做自己的事,處處照顧別人的情緒,常把問題歸咎於自己,即使不是你的錯,壓抑自己,怕不被別人喜歡,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害怕起衝突,自身存在感薄弱,也沒有自信,所以就不敢拒絕他人,不敢否定別人的意見。但盲目的善良是對自己不慈悲。有些人在孩童的時候,體驗過「不完美」帶來的創傷,害怕表現不好,可能就得不到母親、父親或師長的接納,缺乏愛與被愛、安全感、認可和歸屬感、自信…等等,如果能夠有穩定的自尊,就不需要討好別人來獲得內心的價值感。山本文緒說過:「比世上的目光更可怕的,實際上是你自己那顆在意世人目光的心。」我們來這個世上不是為了取悅他人,而是為了活出真實的自己。如果你總是把別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你永遠不會得到你想要的。所有關係裡的疲憊與不平衡,都是因為你不允許自己真實!
🦭 大都分人總是表裡不一,他們做的事往往並非他們內心真正渴望的。他們都有一種群居意識,懼怕被疏離與被排斥,懼怕孤單無依靠。
— 《局外人》
你要知道,即使什麼都不做,也會有人喜歡你,即使做的很好,不喜歡你的人依然不會喜歡你。與其討好別人,不如取悅自己。學會置頂自己的感受,當你不再討好別人,全世界都會來愛你!覺察自己行為背後的動機,學會拒絕,設立界限,先滿足自己的需求,覺察自己的恐懼,接納心中的愧疚感,提升自我價值感和自我力量。覺察自己的不真實,一點一點增加表達真實自我的勇氣,一點一點去鍛鍊自己去接受別人的「不接納」,擺脫「希望人人都喜歡我」這個想法。不要以違背原則去贏得可有可無的好感,不要以犧牲感受去維繫一段可近可遠的關係。
🦭 抑鬱是你的心靈告訴你,
它已經厭倦了你試圖扮演的角色。
— 金•凱瑞
討好型的人其實是很渴望愛和被看見,他們痛苦往往來源於內外不一致造成的一種撕裂。表裡如一你才會更快樂。當我們感到抑鬱時,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內心深處不想繼續假裝成一個不是真實自我的角色。我們可能因為社會的期待、壓力或是自我設定的標準而遠離了真正的自我,心靈就產生疲憊感。永遠自問:我現在表現出這種樣子,真實嗎?不真實的話,我是為了什麼這樣做? 當個溫暖的太陽,盡情自得其樂發光與照亮,普照眾生,但太陽絕不會追逐任何一個不想出門曬太陽的人!
🦭 要忠於自己,即使整個世界都背離了你。
— 《麥田裡的守望者》
🦭 停止討好打卡:
我的價值不取決於外界的評判,而是取決於我內心的力量和自我認知。我相信自己的價值,不要期待他人的認同,因為我的價值遠遠超越了他人的評價,勇於活出自己真實的樣子,是我一輩子最重要的事!
我會為大家見證✅,並送上宇宙恩典、光與愛還有祝福😘 宇宙、星辰與我都愛你 🩵💙💜
🙌 歡迎每天打卡、轉貼分享、也啟發周圍的人提升振動頻率,美好的能量共振,更快加速顯化豐盛
請接下來這100天跟著我做這100件提升能量的小事,一點一滴,給自己大充電,打造幸運體質,當你的能量提升,你更容易心想事成,真正的好運密碼就是:磁場,也就是你的振動頻率,只要你的磁場足夠強,好運好事都是會被吸引過來的!這些都是我自己實踐過確實有效,能快速提升頻率,輕鬆顯化豐盛的簡單方法,真心感恩你們一直以來對小宇宙的支持與鼓勵,我帶著愛與服務心,陪伴大家一起優秀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