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00 表達需求

💬 承認自己有需求,並勇於表達是自我生命力的一種擴展。
在人際交往中,你是否對表達自己的需求有不好意思的感覺?比如不好意思主動要求,盡量不麻煩別人,擔心傾訴自己的想法會讓別人為難;談戀愛的時候,即使對方讓自己不舒服,因為害怕衝突也傾向於忍著不說,或是跟朋友去決定要吃什麼、去哪裡,常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對方。在親密關係中,當自己感受到委屈時,無法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而是習慣冷暴力處理,希望對方可以猜測到你心裡是怎麼想的。在職場中,明明自己很努力,不敢爭取加薪,不敢請假,不好意思準時下班……等等。
人際關係中,為什麼會很難表達需求,有幾種原因與可能性:
1 怕被拒絕,這種恐懼通常源於對自尊心的損害。小時候跟父母的表達需求常被責備、拒絕、忽視,會讓我們感到脆弱和不被需要。認為只要表達自己的需求,就會遭到指責與拒絕,認為我們的需求是不合理的,不被認同的,不應該的,我們甚至會認為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是一件羞恥的事情。
2 我們的文化強調集體主義、尊重長輩和社會等方面的價值觀。個體的需求往往被放在集體的需要之後,被教導去滿足外在期望而不是探索內在需求。因此,個人需求的表達可能被視為自私或不合適。
3 聽話才是懂事,很多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被父母教導,要乖乖聽話才是好孩子,慢慢的長大後就不好意思對人提要求了,逐漸變成「隨便」,變成服從大多數。
3 童年過往時期你的需求不被重視,或是長期被忽略、貶低或控制,那我們也會難以相信自己是值得來被認真對待的。造成價值感不足,低自尊心、自我懷疑或自我否定的情感。
4 我們的教育體系通常強調考試成績和競爭,而不是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思維。這種教育模式可能會削弱學生表達自己需求的能力。
5 害怕破壞關係、害怕要求會被討厭、害怕被覺得要求多很難搞、不合群
6 被動等待,要他人證明他的愛。這種現象尤其容易出現在親密關係中,認為對方應該主動的瞭解我的想法,能一眼讀出我們的所思所想,並主動給我我想要的才能證明他是在意我的、愛我的、重視我的。
表達不出來的情緒,才是真的壓抑!不少人無法直接表達自己的需求,他們的需求常常隱藏在抱怨、批評、指責之中。如果一直擔心害怕,只剩自己默默委屈,並且長期壓抑,把內心的想法獨自消化,卻又在反復的內耗中痛苦折磨,或是把憤怒轉化為怨氣,各種哀怨、抱怨,抑鬱,最後都不是理性溝通,而是爭吵。這樣的表達方式 不僅會讓關係受到負面的影響,還會阻礙別人無法更好地滿足他的需要。
👉請區分抱怨、批評、指責與表達需求的差別。
👉請區分籠統、委婉的表達需求,和具體、直接的表達需求。
💬 生活中所有的溝通,不是觀點的交鋒,而是心靈的交流。
真正有力量的溝通,是溫柔而堅定,所謂溫柔,是給自己和他人空間和尊重,所謂堅定,是堅定地達成雙方需求的滿足。表達自己的需要是一個寶貴的能力。人際關係的學習很重要,不該讓自己活成一個孤島。如果感到困難,那就一點一點來開始。從信任的人開始,從容易表達的需求開始。
建立與本身美好關係的重要一環,是認定自己的需求並學習要求自己所想要的。學習我表不表達需求是我的事,而你接不接受是你的事,我們各自對自己的課題負責。給自己與他人一些機會,別人或許不會按自己的心意去做,但由於我照顧了自己,我感到非常舒暢也有了力量,也就更容易對結果淡然處之了。如果我們始終對我的愛人、家人與朋友表達我們真誠與純摯的感情,我將不會積鬱過多的需求和反感。當我們認清並承認自己有所需求並直接請人幫助,我們實際上也變得更強壯,這是我們內在的陽性在支持陰性。而我們本身也感覺更完整。自在地表達需求,才能享受自己、享受關係。
💬 不高興的理由和表現形式千千萬,
而所有的不高興
都是為了提醒自己
我沒能做真正的我。
—《給大人們的情緒使用說明書》
💬 表達需求打卡:
我勇於表達自我,溫柔堅定有力量,活出輕鬆愜意,前行必有曙光,愛我的人都懂我的模樣。
我會為大家見證✅,並送上宇宙恩典、光與愛還有祝福😘 宇宙、星辰與我都愛你 🩵💙💜
🙌 歡迎每天打卡、轉貼分享、也啟發周圍的人提升振動頻率,美好的能量共振,更快加速顯化豐盛
請接下來這100天跟著我做這100件提升能量的小事,一點一滴,給自己大充電,打造幸運體質,當你的能量提升,你更容易心想事成,真正的好運密碼就是:磁場,也就是你的振動頻率,只要你的磁場足夠強,好運好事都是會被吸引過來的!這些都是我自己實踐過確實有效,能快速提升頻率,輕鬆顯化豐盛的簡單方法,真心感恩你們一直以來對小宇宙的支持與鼓勵,我帶著愛與服務心,陪伴大家一起優秀與快樂😘